研究所簡介
一、本所特色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碩、博士班)為本校於九十二學年度獲准設立,另於九十七學年招收博士班。位於質能館3樓為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碩、博士班)的主要實驗室及上課教室,另於勤學樓六樓及B4部分亦為本系所有,六樓規劃為凝膠劑量計量測室(中心)、核醫藥物實驗室、輻射與癌生物學實驗室、醫學影像實驗室、超音波暨組織工程實驗室、輻射度量研究室等間,共約736.49平方公尺,為改善教學環境,現已建置凝膠劑量計暨實驗室,有獨立空間與數部檢測儀器設備,使其兼具產業特質及教育功能,提供學生一個優質、先進的學習環境。
二、空間規劃
現有空間:
質能館
|
|
4302-2
|
醫學物理實驗室
|
4303-1
|
醫學影像實驗室
|
4303-2
|
輻射生物實驗室
|
4304
|
放射化學實驗室
|
4201-1
|
研究生辦公室
|
4201-2
|
教師研究室
|
4202-4203
|
教師研究室
|
4205
|
教師研究室
|
4003
|
磁振造影實驗室
|
4004
|
數位X光攝影實驗室
|
4005
|
骨質密度測量實驗室
|
4006
|
骨質密度測量實驗室
|
勤學樓
|
|
1612
|
核醫藥物實驗室
|
1607
|
放射化學暨核醫藥物研究室
|
1615
|
輻射與癌生物學實驗室
|
1609
|
醫學物理實驗室
|
1620
|
超音波暨組織工程實驗室
|
1617
|
輻射度量實驗室
|
1624
|
實驗準備室
|
1623
|
儀器室
|
1616
|
無菌室
|
1605
|
凝膠劑量計量測實驗室
|
1603
|
研討室
|
1004
|
放射治療實驗室
|
三、發展重點
1. 配合鏈結產業精進專業之實作課程,落實研究生至各大醫院進行臨床實務實習、以增進臨床實作經驗。此外,研究所碩士生並有規劃醫學物理實習課程,需在教學醫院實習滿160小時。
2. 配合學校教學計畫,建構國際化語言及學習環境,推動科技全英語教學,加強研究生英文能力。
3. 開設科技英文暨寫作課程,講授論文撰寫技巧,及鼓勵研究生參加論文寫作講座,強化專業論文撰寫的能力。
4. 與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合作或交流,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研討會及發表國際性期刊論文,提升自我學術水準。
5. 引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獨立學習之訓練,以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6. 定期舉辦專題演講,邀請產官學專家蒞校演講,建立產學合作網路,掌握企業人力需求。
四、規劃理念
近年來放射醫學儀器之急遽發展與放射醫療技術之快速提升,使得國內急需醫學物理與醫學影像處理之專業人才,而國內放射技術之發展,起自民國54年放射技術的專科教育,直到民國87年本校改制後才給予早期畢業之專科學歷放射師一個進修且取得學士學位之管道,以實驗設計與方法、專題討論來開設課程,探討醫學物理、數位醫學影像、輻射生物、核醫藥物及新穎輻射劑量計等之學理與研發,積極培育臨床醫學物理師、醫學影像及研究單位之專業人才為目標。